几句话,说得义正辞严,然而,在朝堂上,却很难引起太多共鸣。
非大朝之日,能够垂拱殿参与廷议的,至少是个正六品。哪怕其曾经出身寒微,此时此刻,也跟功勳之后关系更近,而不是还念念不忘自己曾经是个普通百姓。
“李某是清流不假,却知道,做事不能光凭着一腔热血!”李隆顿时胜券在握,笑了笑,从容不迫地补充,“梁学士铁骨铮铮,有为民请命之心,李某也佩服得很。只是,梁学士别忘了,自汉以降,历朝历代,都是天子与士大夫共治天下。维护地方安宁,一半儿需要依赖乡贤!想要做到梁学士所说的那种,将草民和士大夫相提并论,除非恢复秦制。而大秦二世即亡,千载之后,世人提起来,还没忘记一个暴字!”
“你,你……”梁颢以前跟在张齐贤身后做判官,很少有机会跟人正面争斗。此刻遇到李隆引经据典地说歪理,登时反应速度就无法跟得上。
在场的言官们见状,立刻士气大振。再度纷纷出列,高声附和李隆的歪理。
自汉代起,皇权就到县城为止。县之下的事情,大多数依靠乡贤,也就是豪门望族来处置。
从这点上说,豪门望族,才是朝廷的基石。百姓只是承担赋税、劳役和兵役的工蚁。
梁颢想要将百姓地位,置於乡贤同等。便是试图恢复秦制,用心险恶!
“嗯——“坐在御案后的赵恒越听,越觉得心里堵得难受,忍不住低声冷哼。
他性子有些软弱,却远不到昏庸糊涂的地步。因此,不用仔细琢磨,也能听出来,以李隆为首的言官,是在极力为严家开脱。
而以梁颢、王曙为首的实干派官员,虽然赤心为国,谋略和手腕,却远不如李隆。双方继续这样争论下去,黑白颠倒几乎就成了定局。
终究是九五之尊,虽然赵恒很少当庭惩处官员,察觉出他已经动怒,言官们的气焰,立刻变得不像先前一般嚣张。
而谏议大夫李隆,也不敢再胡乱给梁颢扣罪名。犹豫了一下,朝着赵恒躬身行礼,“官家恕罪,臣并非蓄意拿暴秦与大宋类比。臣只是希望,官家再派一名老成持重的栋梁,前往青州,缓和局势。顺便看看是否有让杨行彦迷途知返的可能。如此,一则,朝廷兵不血刃,便能令京东东路恢复秩序。二来,也能彻查严、杨两家是否有蒙冤受屈,让天下功勳之后,知道官家仍旧记得他们祖上的功劳!”
“皇兄,臣弟以为,李大夫之言,未必无可取之处!”不待赵恒回应,很少在廷议时表明态度的雍王赵元份,忽然起身拱手。
他是赵恒的亲弟弟,为人素来知道进退,做事又颇能秉持公心,所以,在朝野间,搏得了一个“四贤王”的名号,说出来的话,也总能得到赵恒的重视。
今天也是如此,听他认为李隆的话有道理,赵恒立刻熄灭了呵斥此人的念头。笑了笑,轻轻抬手,“既然四弟说李卿之言可取,那就必有可取之处。只是……”
顿了顿,他脸上露出了几分不甘心,“严家的罪行,可以派人去查,到底是族中出了个别不孝子弟,还是全家上下,尽数黑了良心。如果是前者,朕可以对严氏家族法外施恩。但是杨行彦那厮,谋害张文恭在先,起兵为祸地方於后,朕如果轻易准许他回头……”
“臣弟也恨不得亲手斩了他!”赵元份再度拱起手,义愤填膺,“只是,他领军多年,算是一员宿将。王钦若和丁谓都是文官,韩青更是新官上任,手头只有百十号亲随。朝廷如果不肯忍下这口气,尽快派人招抚,臣弟担心,杨行彦在登莱做大,并且与纯阳教勾结到一处,为辽军前驱!”
“嘶——”在场不少文武,顿时倒吸一口冷气。
再看大宋官家赵恒,脸色也变得一片铁青。
刚才神游天外之时,他还在幻想,从海上进攻高丽。
却没想到,一旦杨行彦将登莱两地拿下,然后勾结辽军从海上入寇,非但京东两路会被战火吞没,河北东西两路的宋军,也会立刻腹背受敌!
“皇兄,臣弟知道,这样做会令朝廷脸上无光。但是,京东东路无兵无将,还有纯阳教作乱,却是事实。”赵元份的脸色也很难看,用充满不甘的声音,继续补充。“臣弟不才,愿意去京东东路,平息这场祸事。万一成功,京东东路便转危为安。至於处置杨行彦,皇兄不如赐给他一份清贵职位,将他先养起来。他如果能够痛改前非,皇兄便不用再跟他计较。如果他死不悔改,那时皇兄再杀他,也易如反掌!”
“四弟之言,老成谋国。”赵恒叹了口气,轻轻点头。
无论赵元份今天的行为,是出於公心,还是另有所图。至少,他有句话说得对,此刻京东东路,无兵也无将。
那样,与其眼睁睁地看着杨行彦将京东东路打烂,再调遣兵马去平叛,就不如装一回糊涂,将其招安了事!
想到这儿,赵恒又叹了一口气,就准备宣布自己的决定。眼角的余光却看到,寇准双手抱着笏板,撇嘴冷笑。
“寇卿,你如何看雍王先前之言?”赵恒顿时心生警觉,将头转向去年刚升任同平章事的寇准(宰相),皱着眉头询问。
寇老西什么都好,就是对他这个官家不够尊敬。所以,君臣之间的关系,已经不像以前那么融洽。
但是,关键时刻,赵恒却仍旧相信,以寇准的眼光和本事,能拿出更稳妥的办法。并且,不愿意做出决定之后,又被寇准当着满朝文武的面,硬生生地给顶回来。
果然,寇准没有出乎他的意料。立刻手捧笏板,微微欠身,“既然官家有问,臣不敢不答。雍王也好,李大夫也好,他们话,都有道理。然而,却小看了王钦若,更小看了丁谓和韩青!”
“嗯?寇卿此言何意?”赵恒听得满头雾水,然后,心头却有一丝希望的火苗,轻轻摇曳。
韩青是他在年青一代中,最看好的臣子之一。丁谓则是他的宠妃刘娥,为他推荐的栋梁。
既然寇准说,他们被小看了,便意味着,京东东路的情况,也许不会像雍王和李隆两人说得那样紧急。也许,丁、韩联手,会将杨行延的为祸范围,顶在登莱两地中的一处,而不是让战火蔓延到整个京东东路!
“寇平章事,不知道本王如何看低了三位能臣?可否为本王剖析一二?”同样满头雾水的还有赵元份。此人涵养甚好,立刻喊着寇准现在的官职,躬身下问。
寇准微微一笑,随即,又轻轻摇头,“雍王殿下不必客气!寇某怎么说,其实也说不明白。但是,寇某相信,只要你我都耐着性子等上几日,京东东路那边,就会有新的消息传过来!”
“等?”赵元份的脸上,怒气一闪而逝。
“就什么都不做,干等着?寇平章事,你就不怕拖得越久,事态越发糜烂?”李隆却没有赵元份那么好的涵养,皱着眉头,沉声质问。
“不过两三天功夫而已,再烂,还能烂到哪去?”寇准用眼皮夹了此人一下,冷笑着回应,“倒是李大夫该想想,如果杨行彦谋反,背后还有严家支持。并且被人拿到了证据。你又该如何替其分说!”
“寇准,你,你休要血口喷人!”李隆被戳了心窝子,顿时火冒三丈,抬手指着寇准的鼻梁,低声咆哮,“李某乃是为国而谋,问心无愧。不像某些人,只是一味地护短!”
话音落下,他又迅速将身体转向赵恒,就准备当堂弹劾寇准,包庇心腹,弄权误国。谁料,还没等他开口,老太监刘承珪,忽然从垂拱殿外急匆匆地冲了进来。“官家,大捷,大捷!”
“大捷?”不光赵恒愣住了,满朝文武,全都满脸困惑地将目光投向了此人,无论如何也想不明白,大宋最近跟哪个国家发生了战事,并且大获全胜。
“京东东路提点刑狱公事韩青,在经略使王钦若、转运使丁谓二人的支持下,三日前夜袭叛军营寨。”刘成珪快速停住脚步,高声汇报,“斩叛军首领杨行彦、辽国南面行人司判官杨云卿,及其麾下叛匪三百六十二人。余贼,或降或逃,登莱两州,转危为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