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6章 13
丁盘岭笑了笑:「你应该没听说过, 我们北方的乡下, 有些地方挺信这个的……」
这一下提醒了丁长盛, 脱口说了句:「太岁?」
「像不像?」
丁长盛连连点头:「是像,确实有点像。」
丁碛也是一脸恍然。
怎么好像都知道的样子,偏自己不知道, 易飒只好去朝宗杭找安慰,好在宗杭从不让她失望:「什么太岁?犯太岁吗?」
丁盘岭摇了摇头:「中国古代的传说里, 太岁就是生活在地底下的,形状像肉一样, 所以又被称为『肉灵芝』。有句话叫『太岁头上不可动土』, 就是因为古人普遍认为太岁是凶神,挖到这种东西很邪门,会给人带来灾祸。」
说着指了指电脑:「信号一会有一会没的,但你可以搜一下,说法应该挺多的。」
宗杭赶紧过去,点开网页搜索, 输入「太岁」两个字。
易飒也凑过来看。
信号还可以,网页卡了会就出来了, 条目还真不少。
原来一个「太岁」,有这么多种解释。
第一种解释是道教里的神,太岁星君。古时候, 一甲子是六十年,传说每一年,天上就会派一个神仙出来值班, 负责管理这一年出生的人一生的祸福,常说的「犯太岁」,就是指某某人的流年不大好,冲撞了今年的太岁神。
这解释神话色彩太浓了,而且宗杭感觉,漂移地窟的那位,跟天上的神仙……好像没什么关系。
第二种解释是凶神凶物、邪门阴怖的玩意儿,也就是丁盘岭口中的「太岁头上不可动土」——它一般藏在地下,形状像个肉块,你别去动它,一旦挖着了,灾祸就来了。
还列举了两则志怪故事。
一则出自《酉阳杂俎》,说是有一户人家,建房子时,偏要在「太岁头上动土」,结果「见一肉块,大如牛,蠕蠕而动」,没过多久,家里人就死了个七七八八。
另一则来自《广异记》,主人公姓晁,大概中二少年秉性,从不信鬼神,偏喜欢在冲犯太岁的方位挖土,有一天居然挖到一块蠕动的白色肉团。
晁姓小哥也是刚猛,非但不怕,还挥起鞭子抽了它几百下,然后扔到路边。
当晚,有人听见一个声音问那肉团:「你怎么就这么被打了,不报复他呢?」
肉团回答:「他血气方刚的,我拿他没什么办法。」
然后,那肉团就不见了。
第三种解释更科学化一些,认为太岁是一种生物,古已有之。
古代典籍里最早提到太岁的,是《山海经》,称它为「聚肉」、「视肉」,总之脱不了一个「肉」字,可见它的质地确实跟「肉」挺像的,《本草纲目》里也提过它,叫它「肉芝」,「久食,轻身不老,延年神仙」,它可以自生自长,「食之无尽,寻复更生如故」。
只是非常稀罕,据说秦始皇当年派徐福出海找仙药,列出的药名中,就有一味是「肉灵芝」。
解放后,国内有过几次民间发现疑似「太岁」的记录,多在北方。
现代科学认为,太岁是一种罕见的黏菌复合体,差不多跟地球一样古老,以至於有人宣称它是一切动植物和人类的祖先,说是它当年进化的时候,其实前途一片大好,只要愿意,它可以选择进化成植物、动物,或者菌类,但它自己停止进化了。
当然,众说纷纭,并没有权威定论,一是因为这玩意实在太过稀少,样本奇缺,没法展开系统研究;二是黏菌体的成分复杂、种类繁多,每次发现的都不太一样,换句话说,从来没发现过两种一模一样的太岁。
……
再往后翻页,就没什么新说法了,来回往复,都是那几句。
丁盘岭知道他们看得差不多了:「是有点像吧?」
这可不止「有点」那么简单,宗杭觉得几乎可以下定论了:难怪之前易飒拿乌鬼匕首又劈又砍的,那东西没暴躁,也没反击——对它来说,反正随生随长,修复能力那么强,根本不认为被劈砍是一种伤害。
易飒忍不住:「但地窟里那个有几层楼高,它能长到那么大?」
丁长盛接茬:「地理环境不一样吧,我们北方的传说里,都是在土里挖到的,深度往下几米,最多不过十几米,大小嘛,或是『大如牛』,或是『大如盆』,但这儿是三江源,我们吊机放绳的时候,接了七根绳,接近一千米了,而且下头还有水,听你们的说法,它外壳上又包着息壤,活了不知道多少年了,长到这么庞大,好像也有可能。」
「那它……」易飒话没出口,自己先瑟缩了一下,四面看看,声音低了下去,像是生怕被什么听了去,「那它也像我们一样,有脑子、有知觉,能思考事情?」
宗杭低声说了句:「能吧,如果真是它布置了息巢、又诱导着你编了个上一轮文明的故事,它能不会思考吗?」
易飒嘀咕了句:「这是成了精了。」
丁盘岭说:「应该是并没有停止进化,其实进化这种事,跟成精也差不多——从猿到人,从某个角度来看,不也是成精了吗?原本只能四肢并用在地上爬、不会讲话、吃生的、喝生的,经过了几万年甚至几十万年的『修炼』,『历劫』无数,最后飞升成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