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0章
元宝看着韩卓没能控制住的脸色, 心里也是万分感慨。其实这四道圣旨还是有说法的, 皇帝一开始只下了一道圣旨,就是那道褫夺韩司恩世子封号的, 不过他拿着皇帝的圣旨刚走没多远, 人又被叫了回去, 皇帝又怒气腾腾的扔给了另外一份。
元宝拿着这两道圣旨走到了宫门口,又被皇帝叫回去了, 然后就有了这第三道圣旨。元宝抱着三道圣旨没动弹,在宫门外等了一会儿, 宫殿内又传来皇帝气急败坏的声音:「来人,把元宝给朕叫回来……」
在皇帝话音刚落时,元宝就自己推门进去了, 脸上挂着笑,道:「皇上, 老奴还没走远呢。」皇帝看着元宝那模样冷笑一声, 然后大笔一挥,最终有了这第四道圣旨。
元宝在韩卓露出勉强笑意时,慢悠悠的从身后拿出第四道圣旨,其实在元宝看来, 这第四道圣旨才算是皇帝真正的想法。
第四道圣旨有点长, 不过总体来说讲了三件事。第一件,皇帝以白书武功高强乃世间难寻为由, 命他入宫门, 为禁军教头。这禁军教头是个很特别的官职, 有实权,也可以折腾所有禁军,但相对来说也最遭人嫉恨。
第二件事,皇帝以十分磅礴的口吻,表达了这些年来韩司恩为朝廷做出的贡献,表彰了他做的那些大功劳。皇帝表示虽然韩司恩君前无礼被褫夺国公世子的称号,但功大於过,这些功劳之下,皇帝便赐封韩司恩为万安侯。
侯府的地址皇帝也选好了,是现成的,就是当初被抄家的吏部尚书李府,是个很大的院子。说起来也就和韩国公府隔了一道街,走亲串友距离还是非常近的。
第三件事,那就是皇帝以哀伤的语气表示韩卓受了伤不能为朝廷效力,他感到非常的伤心难过,想到君臣这么多年相互扶持,皇帝忍不住落泪。
不过既然韩卓已经上折子表明了自己的决心,他作为皇帝即便是万般舍不得,也要尊重韩卓的选择。最终皇帝说自己下这道旨意的时候,握笔的手都颤抖了,眼泪在眼圈里打转,最终还是落了下来打湿了圣旨,心中实在是悲痛不已,不能再写下去。朝堂上失去了韩卓这个让人放心的臣子,让皇帝恐慌,幸而虎父无犬子,韩卓还有韩司恩这个出类拔萃的儿子,以后朝堂上的事可由万安侯代劳,皇帝表示自己很欣慰,最后他希望韩卓能好好在家养伤。
最后这件事概括为一句话就是韩卓你受伤了不用上朝了,让你儿子韩司恩代替你就是了。
元宝念完圣旨,韩卓死死的盯着地面,他看着自己的手腕有些茫然,自己的手腕是受了伤,但只是受了点伤,很快就能恢复了。他还很年轻还能动弹还有很多抱负没有施展开来,怎么在皇帝嘴里就成了自己伤的快要死了,还自动上折子请旨告老还乡了?
韩卓想不明白的事,韩司恩倒是明白,他他只是没想到自己随意挑拨了一句,皇帝的反应会这么大,直接一道旨意就把韩卓给从朝堂上撸了下来。他还以为皇帝会慢慢来呢,果然是心头的朱砂痣力量比较强大吗?
元宝看着沉默的众人,眯了眯眼睛,脸上的笑意更深了,他上前一步扶起韩卓温和的说:「韩国公,皇上心里很是担心你的伤势,今日下旨时还特意让老奴拿了私库里的药材,给你服用。」
韩卓脸色有些僵硬,他眼底积雪,泛着冷意,皇帝金口玉言,圣旨既然下了,那皇上说他的伤势严重,那就是非常严重,皇上说他上折子自己请旨,那就是他自己上的折子。
韩卓伸手出领旨谢恩。
韩家目前为止还没有分家,二房和三房的人都还住在这国公府,但皇帝现在这道圣旨一下,韩司恩成了万安侯,还给了他府邸,算是和韩国公府分开了。
这二房和三房的人愿不愿意离开,那就是他们的事了。
二房的韩殊和三房的人相互看了一眼,眼神都很复杂。韩殊三年前因为和韩司恩的那场闹剧,官职早就没了,这些年一直蹲在韩国公府,用韩青雪这个五皇子妃维护着自己的脸面。韩悦忠都老实了很多,但是官场之路非常不顺。
三房的韩平还在某个流放之地呢,韩悦清借着国公府的一点名义走上了商路,商路不算好走,尤其是他这种公子哥,一开始被骗了好几次,手里的钱财都是文氏的嫁妆,但是韩悦清没有退路了,只能在这条路上继续走,文氏则和韩青云整日待在自己的院子里闭门不出。
此时,皇帝的一道圣旨,把他们这些依附在韩国公府上的人都给打醒了。韩国公府是韩卓的国公府,不是他们的。
而场上唯一感到茫然的是韩悦文,他现在还有种做梦的感觉,怎么一眨眼自己就成了韩国公府的世子了。
元宝看到韩卓手背青筋直露的接过圣旨,脸上的笑意更深了,而后他又看向站在一旁的韩司恩,这次脸上的笑容真诚了很多,「老奴恭喜世子……不,恭喜侯爷。」一府世子和一府主子是完全不同的感念,元宝心底念叨着侯爷两个字,觉得这两个字要比世子好听多了,他笑道:「皇上命内务府的人在侯府收拾了,侯爷可以随时乔迁。皇上说了,侯爷新入府,若是缺了什么,侯爷只管提出来,老奴命人都给补齐了。」
韩司恩脸上浮起个淡淡的笑意,他说:「皇上赐的宅子自然是好的,若真有什么缺失的,微臣定然会向皇帝开口的。」
元宝笑道:「侯爷爽快。」这时韩卓开口了,他看向元宝,声音有些发虚的道:「元公公,当年亡妻离开人世,嫁妆一直封存在国公府上。明珠成亲备了一部分,还有些是留给犬子的,那些老臣会让人搬到……侯府的。犬子身为韩家嫡长子,如此得皇上青睐,老臣感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