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章(1 / 2)

契结同心 寻香踪 2308 字 2个月前

第八十四章 血亲

就在俞思冕为这事发愁的时候,江城着人送了一封信过来,让他去一趟福州。

俞思冕料到这事多半与北面那场战争相关,江城不好再信中提说,才叫了他去当面说。只是不知道江城的态度如何,正好去探个口风也好,便带着莫尽言赶到了福州。

江城很直接,寒暄过后,就开门见山说正事:「贤侄想必也是知道新帝与燕王之争了,不知作何感想?」

俞思冕苦笑道:「依思冕愚见,这是皇家内部的事,我们是做臣民的,管不了天子的家事。所以我决定置身事外,静观其变。」

江城捋着胡子颔首道:「我与思冕的见解不谋而合,这是皇家之争,到时候变不变天,都依然是朱家的天,所以对我们来说,都没有多大的关系,由他们闹腾去吧。」

俞思冕笑道:「伯父高见。」

江城叹了口气道:「小儿南安自京中写信回来,目前京城尚算太平,只是朝廷大军连连败退,燕王似有破竹的势头。」

俞思冕吃了一惊:「朝廷有百万大军,燕王才多少兵力,不至於倾败至此吧。」

江城点点头:「我也这么觉得,大约还是用兵不当所致。依我的看法,这仗不是一天两天就能结束的,所以还是静观其变吧。思冕你近日可接到过你父亲的信?」

俞思冕摇摇头:「我到闽地之后,就再也没有过家里的消息。」只怕他爹当他已经死了吧。

江城也叹了口气:「俞大人这么做,似乎有些过了。」

俞思冕道:「只怕也有旁的人推波助澜的作用,我的信,怕是一封也没有送达到他手里过。」

江城张了张嘴,想说点什么,最终还是什么都没说。

俞思冕笑道:「江伯父不必担心,没有我爹,我依然也活得很好。只怕我是无法履行作为子女的责任了,我当初离开京城,就没想过再回去。」圣人说父母在不远游,但他却因为父亲尚在,被迫远游,否则那些如狼似虎的异母兄弟不把他弄死才怪,当初选择离开,正是为了落得一个清静,没想到还是差点没逃出来。

江城叹了口气:「也罢,又提起你的伤心事了。朝廷号召各地勤王,会响应的人必定不多,我们也只当不知道好了。你继续做你该做的事。」

俞思冕笑起来:「我正是这么打算的,近日倭贼又开始蠢蠢欲动,够我们忙活的了,哪里有工夫去管别的事。」

「如此正好。别让倭贼趁火打劫,殃及百姓。」江城赞许地点头。

俞思冕与江城密谈结束,去后花园找莫尽言。莫尽言正被江夫人拉着说家长里短呢,很显然,江夫人将莫尽言当成跟她一样的女眷了,问一些比如理家、过日子之类的家常话,弄得莫尽言哭笑不得,说实话,那些平时都有陈良和俞思冕安排,他还真从不管事的。

正好俞思冕来救他出水深火热之中,不由得松了口气。

他们趁来福州,又去了一趟船厂。万斛船的设计已经完全定下来了,现在已经进入修造阶段。

莫尽言看着自己的构想逐渐变成现实,就好像看到自己亲手栽种的果子慢慢结果成熟,那种成就感是不言而喻的。

俞思冕也感到十分高兴,这万斛船不仅是莫尽言的梦想,也是他自己的梦想。他一直想看到万斛船再次驶出大明海港,如今这大船居然是出自爱人之手,还有比这更美好的事吗。

朝廷正在忙着打仗,负责监督万斛船建造的钦差也许久没有来了,但是不妨碍船厂师傅们的热情。这万斛船,就算是朝廷不来监督,他们也是极乐於建造的,毕竟这是一个划时代性的突破。

靖难之役持续了三年之久,胜负未分。这个结果在俞思冕的意料之外,又在意料之中,就兵力来说,朝廷远胜於燕王,就用兵来说,燕王远胜於朝廷,鹿死谁手,不到最后,谁也不知道。

幸而战火一直都只在北面蔓延,没有波及至长江以南,南方军民尚能偷安。

俞思冕与莫尽言一直致力於与倭贼对抗,这几年,倭贼的进犯断断续续,但是也没讨到好果子。

倭贼来到福建海域,多半会被南竿岛的哨卡或关龙飞的海防船队发现拦截,故而他们对南竿岛的哨卡深恶痛绝。曾经有几次上过南竿岛,试图捣毁哨卡,但都无功而返。

哨卡的守卫拒不迎战,倭贼对着铁桶一般的石头建筑束手无策,强攻过几次,都没能损坏哨卡半根毫毛。

靖难之役旷日持久,不知道哪天才能结束。这一天,镇东卫指挥衙署来了一个陌生客,对方是乘轿来的,阵仗颇不小,看样子来头也不小。

莫尽言在衙署里任了个小职,出入自由。那轿子刚落地,莫尽言正好从衙门里出来,便站在门口看着,只见轿门打开了,从里面出来一个身着锦袍的年轻人,那人长得一副好面貌,面若桃李,眼若秋波,不过面相稍稍阴柔了些。

那人下了轿,抖了一下袍子下摆,抬头看了一眼衙门上的匾额,便抬腿往衙门内走。

门房赶紧拦下来:「敢问客人要找哪位大人?」卫指挥衙门是军情要地,闲杂人等不能随意进入。

那人颇有些不屑地抬了一下眉:「我找你们俞昇俞大人 。」

莫尽言心中一动,这人口音与俞思冕以前的口音是一致的,不过这些年俞思冕在闽地待久了,也有了些本地口音,故他许久没有听到这么纯粹的京城口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