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9 章
王铮被徐文耀紧紧抱着,外人看来,这个拥抱符合男性之间情谊的正常交换,犹如兄弟或者伙伴一般的安慰,地点是医院,往来的人多半以为这俩人乍然听闻亲朋好友的什么噩耗,以至如此伤神,其中一个强忍泪水,另一个拍着他的肩膀安慰。
但对王铮来说,整个成长阶段能称之为拥抱的东西几乎没有。他记得清的只有一个:在他很小的时候,有一次发烧到四十度,他的母亲把他紧紧抱在怀里,不断给他额头换下被捂热的毛巾。隔了这么多年,他记忆中仍然能清晰地重现母亲那天所穿的衣服质地,的确良白色衬衫,贴在脸上有种贴上一张白纸的感觉,有点硬,不柔顺,但是却很好地烘托了母亲的体温,以及属於母亲长年在中医药房工作的中药味。那个味道令他心醉神迷,犹如重返子宫,被周围温柔而暖暖的水包围。而从母亲身上传递过来的焦躁和担忧,确凿无疑的关爱,这些都令他备感安全。童年的王铮在这个时候不止一次想,如果就这样死了该多好,这个时候死掉的孩子,能够保有母亲最温柔的爱,绝对不会对死亡产生恐惧感,相反,还会怀有幸福,这样死掉的话,也就没有什么所谓怨恨。
但是一旦他病好,这种温情立即被剥夺。他的母亲又回复到往日那个粗暴严厉的存在,将呵斥责骂当成日常对话的主要方式。十六岁那年,他有一次,跟母亲到她工作医院的食堂吃饭,那天中午打了一份番茄鸡蛋,因为放的糖多过盐,这道菜让不喜欢甜食的王铮备感折磨。但他的不情愿被母亲发现了,也许那天母亲因为家务多,上班又冲到,连累了当月的全勤奖金;也许她前一天晚上,正好跟丈夫在家里又发生口角,憋着一肚子火。不管原因为何,王铮很不幸地充当了她发泄的渠道,她不管不顾,当着食堂许多人的面,将王铮狠狠训斥了一顿。
即使在今天,王铮闭上眼还能看见那个时候的自己,穿着过大的校服,垂着头一声不响,像一只打蔫的鹌鹑,战战兢兢听着母亲在自己头顶怒气冲冲,尖利地嚷嚷着你个夭寿仔怎么那么不惜福啊,还挑食,快点吃,不吃就晚饭也别吃!旁边有母亲的同事看见了,帮着打了两句圆场,这让母亲越发愤怒,彷佛找到同仇敌忾的战友一般,用她那极具穿透力的大嗓门,将王铮从小到大在吃饭上的劣迹都数落了一遍。
那个时候,王铮深深地埋着头,觉得自己就如一个顽劣的典型,一个令母亲蒙羞和耻辱的孩子,来自母亲一方的羞耻以如此扩大的方式反压到他头上,令他几乎都要喘不过气来。他别无他法,只能用十倍的羞愧,查检自己,不放过任何一个小角落,查找罪证,以印证母亲的权威。
在他成年以前的每一样决定,几乎都要靠与母亲斗争才能争取得到。大到填高考志愿,小到买一本自己想要的小说,所有超出母亲认知范畴的东西,都被她断然拒绝在她的世界外。一直长到高中,他在母亲的眼皮底下,从没试过住宿,从没试过晚上跟同学出去玩,更加不要说尝试那个时代小男孩热衷的游戏厅,录像厅,泡马仔,打群架,至於节假日一家人一块旅行,与家人交流和沟通之类,更像天方夜谭,属於电视萤幕中遥远而不切实际的幻想。
王铮从小就渴望离家出走,渴望长大后远远地离开这里,离开父母无休止的相互埋怨和争吵,离开除了吃饱穿暖外没有其他盼头的,一眼望得到头的生活,离开这种所谓大家都差不多这么凑合过的日子。大二那年,他遇到李天阳后,便几乎义无反顾地跟了那个男人,对他来说,李天阳不仅仅是一个爱人,还是一个拯救的门户,还是另一种,闪光而丰富的生活的可能性。
他那么努力地想要追上李天阳的步伐,想说李天阳高兴的话题,想做能让李天阳愉快的事,但王铮如此笨拙而缺乏经验,在读大学之前,他甚至没有试过在餐厅决定这顿饭该吃什么。他一直生活在一个狭窄的环境中,由他的母亲、师长、主流价值观确定了他所要做的事,所要说的话。这种氛围他觉得窒息,他渴望自由和外面宽阔的世界,但等他真的跟了李天阳,他才发现,那个他所渴望逃离的环境,其实也是一种安全和保护。
他逃离了那个环境,却陷落了另一种巨大的惶恐和不安定中。
这些东西,李天阳不会知道,知道了也不可能理解,但这不能怪他,王铮在无数次回想自己的过往时,都明白不能怪他。那个时候,他连跟李天阳抱怨的想法都没有,他时刻在怕,怕自己不小心暴露了自己的笨拙和幼稚,怕因为这样,被李天阳嫌弃和唾弃。王铮在那四年里,一直想扮演一个角色,一个成熟老练优雅睿智的恋人。但因为他没有经验,这种扮演最终就搞砸了,拙劣一点点还是暴露了出来,他原本不擅长这些,所以他输给了於书澈。於书澈才是真正的成熟老练、优雅睿智,李天阳分手的时候说过,对於书澈的爱是他没办法忽略和抵抗的,他知道对不住王铮,他在理智上也勒令过自己不能再跟这个男人纠缠下去,但是他做不到,分不了。
现在,这个李天阳口中所说的,做不到,分不了的男人,跑过来问他,明明按着通常意义上的爱情原则建立的爱,明明已经有了信任、理解、尊重和真诚,为什么他跟李天阳的爱情,也终究难以为继?
王铮觉得这个问题叩问了他也一直迷惑不解的地方,那个时候,他对李天阳,或者说他与李天阳之间,难道没有这些吗?也有的,可能多,可能少,只要愿意,他可以往上面添加想要的形容词,可是事实上,就算拥有这些要素,仍然没有用。
如果他们都是在情感关系中缺失某个重要部分的人,那么,那个部分到底是什么?
「这个问题还真不好说,」徐文耀听完他断断续续的叙述,松开他,没有对面抱着,却仍然单手环着王铮的腰背,一边轻轻抚摩他的背脊,一边柔声说,「但我觉得,你被那一位姓于的给绕进去了。」
「绕进去了?」
「对,遵循他的逻辑,用他想问题的路子来看自己的,他都拎不清的事,对你来说,当然更加无解。」徐文耀从口袋里掏出叠得方正,边角熨烫整齐的手帕,递过去,带笑说,「抆抆,脸都成小花猫了。」
王铮骤然红了脸,接过手帕抆了抆,呐呐地说:「我,我平时不至於这样……」
「平时不至於这样,你还想哪样?」徐文耀带笑骂说,「你以为你在我心中的形象很高知?」
王铮羞愧地垂下头。
「行了,这有什么?於萱在我跟前出丑的多了,你这些跟她一比,就是小巫见大巫,再说,谁知道我什么时候就会在你跟前失态呢?这人啊,总有自己掌控不了的情绪,喜怒不言於色,那是对着外人,是吧?」
「我还是修炼得不够,这么多年了,我还以为自己已经……」王铮叹了口气,垂头轻声说,「徐哥,你心里也觉得对我挺失望的吧?」
「是挺失望的,但不是因为你被人三言两语激到失态,而是你不肯面对这种失态,」徐文耀单手搂住他,拍拍他的肩膀,轻声说,「人的精神状况不是一个虚构物,没有一个可以遵循的理性原则,不然当年弗洛伊德的理论出来时,不会在西方掀起一种革命性的思想转变。虽然他老人家今天备受批评,但是他确实第一个用科学研究的方法表明了,我们赋予自己行为意义的理性原则,在精神层面,在潜意识里是不管用的。所以王铮,你不能说我已经快三十了,我就得管住自己的精神活动,让它该怎样就怎样,这不现实,也是把人简单化的一种理解,你学的是纯理论,在这点上,你该比我更明白才是。」
王铮点点头,有些赧颜说:「但社会文化对我们各个年龄阶段该有的状态总有一套说辞,比如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之类,我们生活在其中,很难不受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