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
户部尚书周长林,寒门出生,建安十六年状元及第,后入翰林院,仕途顺畅,直到新帝登基改年号建熹,他坐上户部尚书的位置,至此已有七年,前几年被任太子少傅,官至二品,短短二十年在京城成为侯门新贵,满门荣耀。
燕屼握着手中的书信,神色肃然,他曾在三岁拜入周尚书门下,那时周长林也不过任翰林院侍讲。周长林曾与燕父结拜之交,感情深厚,先帝在位时,燕家是百年世家,鸣钟食鼎,积代衣缨,直至大祸来临,燕家被满门抄斩,曾为燕家乳母的何氏得知,偷偷潜进燕家,用自己孩子换掉六岁的他,再由周长林帮着两人连夜逃离京城。
他到现在还记得丰神如玉的周长林站在京城外,递与他一匹黑色骏马,握住他瘦弱的肩膀,告诉他:「无屹,我相信你爹爹和祖父,他们不会叛国的。无屹,君子报仇,十年不晚,隐姓埋名保燕家血脉,那人位高权重,我与你现在都势单力薄,斗不过他的。待新帝登基,你也长成,秋闱中举,接你入京,到时京城变化万千,翻天覆地,早已没人认识你,我在亲自教导你,直到你金榜题名,入朝为官,总有一日,你能亲自为你爹爹和祖父报仇的。」
十四年过去,他中解元,这位师父还记得当年约定,来信接他回京。
那时他与何氏逃离京城,四处流浪,何氏将他护的很好,两人辗转反侧到徐阳县,碰上痛失爱儿被赶出娘家门的燕父,同姓燕,何氏觉此时是个好机会,接近燕父,他与燕父刚刚病死的孩子年纪相仿,都很瘦弱,或许得燕父可怜,亦或者何氏说的身世惹他怜惜,何氏道他们是家中灾年,家人死光,只余他们姨甥两人四处逃难,求燕父给一个庇佑之处。
燕父答应下来,她们在附近乡下住小半年,燕父身子被养好,忘记痛失爱子的悲痛,也渐渐把他当做亲生子。
於是三人回到燕父老家苏州,对外说是孩子姨母心疼孩子,愿跟他回来做续弦照顾孩子,周围没人认识燕家的娘家人,大家也都相信了。这么些年,何氏把他们父子两人照顾的很好,燕父把他当成亲生子,他对燕父亦有父之情,直至燕父几年前病逝,何氏身子也渐渐不成,早年留下的暗疾,后来便不小心摔倒伤着头后有些神志不清了。
在苏州安定下来后,他也曾给先生写过书信,告知他眼下的情况,先生让他在苏州好好住着。这些年过去,两人也仅联络过两次,直到此刻他收到先生的来信。
终於要回京了。
燕屼脊背挺直,坐在石凳上望着庭院中渐渐凋零的桃树,这些桃树结的果实又大又甜,一大半被送往苏州各世家和姜家亲朋好友,剩下一些被府中厨子做成各种吃食,桃酱,桃干,嫿嫿一直挺爱吃的,每天会让丫鬟们端一碟桃干,她能自个靠在榻上边吃边看,惬意极了。
想起嫿嫿,燕屼眉峰微皱,他与她的关系这才刚刚改善,他就要启程回京了。
天色大亮,燕屼把书信叠好收起,起身回房,早膳都已摆好,嫿嫿坐在方凳上心不在焉,只怕还在纠结昨儿夜里的事情,昨日的确是他太过孟浪,却不后悔,她性子跟个乌龟一般,戳一下动一步。
姜嫿还在想事儿,听见脚步声,抬头望去,见燕屼眉峰微冷,面容肃然,她怔了下直起身子问:「夫君,可是出了什么事情?」
燕屼点头:「先用早膳,用过早膳我再同你说。」
姜嫿猜测不出何事,忐忑用过早膳,丫鬟们撤下食案,燕屼牵着姜嫿的手入内室,让丫鬟们退下,合上房门,房里只余下他们两人,燕屼拉她在玫瑰椅上坐下才说道:「嫿嫿,我要启程去京城了。」
「京城?」姜嫿怔住:「夫君,可是距离春闱不是还有几月有余吗?怎么就突然要去京城了。」说实话,她心里头竟有种松口气的感觉,他逼迫太紧,正不知如何应付,若能缓上几月也是不错。
燕屼想了下措辞:「我学问有限,又不曾跟着名师学习,能得解元已是万幸,京城中名师辈出,我若能有幸寻到一位,也正好利用这半年专心学问,好应付春闱和殿试,这才想着早些去京城。」
姜嫿松口气,心里盼着他早些去:「那夫君何时出发?我也好让人帮着收拾行李,要带的东西怕是不少,到时夫君雇几辆马车去京,默然静然也要带去,夫君要不要带两个丫鬟伺候着,另外夫君也可放心,我会好好照顾姨母的。」
「丫鬟就不必带着。」燕屼板着脸:「你很想我早些去。」
嫿嫿有苦不能言呐,她呐呐道:「自然不是的,我只是担心夫君,一会儿过去谨兰院同爹娘说声。」
「三天后出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