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不光是清秋需要赚钱,雁回自己也是一样的。
虽然做决定的时候有些冲疑,但做出决定之后,冷清秋倒是很有行动力。
她也不挑什么时机,立刻就翻出纸笔,开始思量起要写个什么样的故事来。只是她虽然看得多,想得也多,一时要她来写,脑子里却乱纷纷的,一时理不出头绪来。
所以对着纸发了半晌呆,她竟是一个字都没写出来,只得挫败地搁下笔,摇头道,“这太难了。作小说不比作诗,一时之间哪里能有什么想法?恐怕还要徐徐图之。”
“我倒觉得,作小说和作诗是一样的。”雁回在她身边坐下来,“你看,一样都是都是起承转合,能有什么不同?你能作那样好的诗,作小说自然也行。”
原着之中,金总理去世之后,金家分家,燕西和清秋的小家庭陷入拮据困顿之中,那时清秋也写了诗在报刊杂志上发表,一首诗有五元稿费。虽然不多,但足见她是有能力以文字维生的,所需要的,不过是一些引导。
因为在这时候,小说这种形式,在国内其实还算是新鲜的东西。清秋就算要学,也总得有个方向才好。
所以雁回便又说,“我看许多作家,第一本书总有几分自传的影子,盖因发生在身边的事最清楚明了,也更能融入自身的情绪。你也是新学作小说,不妨也参考一下身边的事。”
清秋冰雪聪明,一听雁回这样说,立刻就想到了自己和燕西的事。但再一转念,她又连连摇头,“不成,既然是身边的事,那知道的人必然很多,我写了出来,不就人人都知道是我写的了么?”
何况,要她把自己当时的那些心绪剖析出来,用文字一一记录,於清秋这样面皮薄的女孩子而言,也是如处刑一般的难堪。若是公开发表出去,连母亲都能看到,她还如何见人?
“当然不是直接将事情写出来,只是借鉴。”雁回说,“艺术来源於生活,但高於生活。你要在现实故事的基础上进行再创作,加入你的态度和思考,才值得发表。”
“艺术来源於生活,但高於生活?”清秋不由重复了一遍这句话。
雁回一愣,才想到自己根本不记得这句话是谁说的,更不确定这时候对方是否已经说出来了,於是只能含糊地道,“是一个外国的作家说的,我也是听人转述,记不清了,但大意是不会错的。”
清秋微微颔首,继续琢磨这句话。
她在这些文字功夫上,总是很有灵性的,虽然雁回能想起来的都是只言片语,根本不成体系,但清秋听了,仍旧能有所启发。
这样一来,她倒是渐渐地抛开了心里那些羞耻的想法,开始构思起整个故事来。
如果用一句话概括,那就是一个女学生被纨絝子弟欺骗的故事。但若只是如此,那这就只是一个俗套的故事,如何在其中表明她的态度,如何让人看完之后会有所反思,就是她现在要作的功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