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土皇地只见到泰山府君来访,嗓音温和相邀。
泰山府君神色冷淡上前,径直落座於道人身前,眼眸淡漠,仿佛直接看到万物之生死轮回,白发道人嘴角微抽,想了想,干脆秉持早死晚死不如死地痛快点的原则,主动开口问道:“府君,可是诛仙剑已经铸成了?”
少年府君淡淡摇头,惜字如金:
“不曾。”
赵离心中暗呼口气,稍微自在了点,含笑道:
“那么等到剑铸成后,贫道好好看看,也好谈论酬劳之事。”
一手交钱一手交货,在这之前,老夫是一毛钱都不会出的。
道人喝了口茶,心中理不直气也壮。
泰山府君眼眸淡漠,因为收敛自身法力,此刻少年府君身高不及道人,要微微抬头才能注视着赵离,冷面冷口,淡漠道:“六年时间未曾白费,确实有所精进。”
赵离微微诧异,但是谈及修为,还是微微抬手,让阴阳二气聚散变化,精妙非常,却又遗憾叹道:“确实有所进益,但是却又似乎停在此处,尝试许久,仍旧不能更进一步。”
泰山府君淡漠道:“为何不去观天地悟道。”
赵离微怔,有若有所思之感,却又一时模糊没能打破这种朦胧,少年府君嗓音淡漠,道:“他们顾及於你,由我来说,你自认为人,执着於红尘,自然是对,但是,赵离是人,谁是天庭之主?”
道人眼眸微睁,这一句话仿佛直接印入他魂魄之中,轰然作响。
往后是谁做那天庭之主暂且不说,眼下作为三界中枢的正是他自己!
作为人的赵离长愿老此人间。
而天庭之主所面对的,理应是那太古之前就纵横天地的苍天之主,是诡秘莫测曾经一己之力吞吐万界的外道虚无,是追随他们的诸天神魔,是三千世界当中天道化形。
是横亘万古之岁月,千秋不变之命格。
道人沉静的心湖翻滚涌动。
少年府君淡淡道:
“立足红尘是仙,但仙的逍遥已经不够。”
闭口闭目不再多说。
后土皇地只看着恍然失神的道人,嗓音柔和,轻声道:
“红尘你已经走过了,为什么不再去看看更远处?看看世界的生灭,见元气掠过星辰如同剑气,剑气如同汪洋,去看一方宇宙崩毁,却又自其中诞生莲花,见三千世界星落如雨坠入大千……”
“苍天也曾经和太白行走三千世界。”
“走过红尘知道自己,抬起头,走过万千岁月,眼界也就开阔了。”
道人闭目。
阴阳二气於身边旋转不定。
立足红尘见我见众生是他的道路,但是是否过於执着於此了?
同样也要抬头看大千知天地。
见天地,见众生,见我。
一切大道旁观,却又不困顿其中,遍览三千道路,复返阴阳,乃知我。
白发道人心中诸多杂念起伏,又逐渐敛去,有所领悟,眼下所领悟的定然并不是正确的,必然还有其偏颇和臆想的地方,但是终究走出一步,许久后他才睁开眼睛,眼前有豁然顿开之感,阴阳气机也变得畅快一丝。
知道自己先前道路有走向执着偏颇的可能。
红尘仙自是好的。
恣情纵意,潇洒人间。
但是他赵某人却已经没有资格自证逍遥道了啊,道人拈起白发,突地自嘲一笑,暂时承担三界中枢,天庭之主,这正是天底下最不得逍遥自在的位置。
与此同时,心中诸般道路明晰,无声自语。
见天地众生三千法门,皆入我阴阳二气。
当平等平视红尘大千,乃归一堂皇正道。
道人叹息一声,起身朝着泰山府君和后土皇地只微微拱手一礼,正色道:“多谢两位点醒在下,否则只得了自己逍遥,往后恐怕要暗恨不已,反倒不得逍遥了啊……”
两人侧身只受半礼。
泰山府君冷淡漠然,道:“你自去大千游历。”
“东皇太一已恢复全盛,天庭自有其支撑。”
声音顿了顿,又自袖口取出一物,放在桌上,微微推了推,面容冷淡,道:“此物是近日自古遗迹中所得,尚未补完,你自带走防身,若能恢复其实力,便以其护身。”
赵离下意识看去,旋即嘴角一抽,方才肃穆之感消失不见。
白发道人沉默着看了看那一物,抬头看了看面无表情的少年府君,又低下头看着那一面镜子,其一面为阴,有死之权,一面为阳,掌生之能,阴阳轮转,汇聚为一,上面阴刻天地云篆,太古星纹,样貌古朴。
“………阴阳镜?”
道人冲疑着开口。
旋即额头微痛,这玩意儿怎么可能是真的?不说这东西就只是杜撰出的,就是那看似是古朴陈旧的外表都瞒不过赵离的眼睛,毕竟他在这一方面说得上真正意义上的经验丰富,所以瞬间做出判断——
这东西百分百是做旧的!
远处隐隐有两道意识暗中交流。
‘你看,他果然认出来了,愿赌服输。’
‘呵……看来就是失忆了这么久,该记得的东西还是记得的。’
‘那不是废话,大灰的记忆都是他帮着塞进去的。’
‘不过没关系,本座还把这东西扔到了三十万年前,经历时间岁月冲刷,前些时日才取出来,比真的都真,他看不出来的。’
‘就是看出来也没关系,反正一样用。’
‘大善。’
道人嘴角抽搐看着面无表情的泰山府君,沉默许久,伸手指着这阴阳镜,道:“挖出来的?”
少年府君微微颔首,神色冷淡。
自埋自挖,也算是挖出来。
道人苦笑,叹息一声,伸手取过这显然还只是雏形的器物,感受到其中权柄禁制,和传说中一样,阴面照人则众生死,哪怕是修为强横,足以抵抗这种法宝威能,也会被其克制。
至於修为低微的,则阴面照人立死,魂魄被擒;阳面照人则激发生机,转死为生。
此物仍旧还只是一个雏形。
需要他自己去完善此宝,正可以以生死之理来印证阴阳大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