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零二章 南蔡新城(2 / 2)

将军好凶猛 更俗 2703 字 3个月前

韩圭、徐胜他们看似叫苦,实际内心又何尝不是将修造荆江北、汉水东大堤当作一次更大规模的会战看待、期盼

然而做这一切的意义,他们心里也都很清楚。

年前摧枯拉朽般拿盘龙寨、梅渡寨、浔津寨贼军望风而逃,南蔡年前就收容饥民十六万之多;之后又有大量的饥民从涢山、黄陂等地迁来投附。

南蔡此时所辖的人丁已经剧烈扩充到二十五万之多,其实已经远远超过侨县南蔡的承载能力目前所垦殖的五万亩粮田是远远不够的。

甚至在相对富裕的江淮、荆湖地区,一个中等规模、拥有四五县的州,所辖人丁可能也就二三十万的样子。

不过,谁都不会拒绝饥民涌入南蔡县。

二十五万饥民,经过四五年战乱以及长途跋涉及饥荒的残酷淘汰,青壮比例极高,差不多为楚山了将近八万的青壮男丁,十到十五岁的少年高达三万;此外,十到四十五岁的少女、青壮妇女的人数总计也超过十万。

相比较而言,楚山在蔡汝二州,因为多年来顶在第一线,战损极大,之前又经历了桐柏山匪乱之灾,即便一直都注重从流民中吸纳青壮男丁,但实际十到四十五岁青少壮男丁,总计也就二十三万稍多一些。

史轸献策侨置南蔡,仅仅一年时间就令楚山的军事动员潜力增加五成,可以说是居功甚伟。

此时众人头痛的,还是如何更有效的去容纳这么多的丁口。

一方面就是要尽可能增加侨县南蔡的面积,荆湖北路及鄂州府畏惧筑堤之难、之坚,将汉川县南部以及黄陂县西部更多的荒滩地甚至一些人烟稀疏、在之前民乱中受到严重破坏的村庄垸寨让出来,差不多能增加小半个县的面积,他们当然不会拒绝。

另一方面侨县南蔡的绝对面积很难再大幅度扩张,提高土地承载能力,就是当务之急。

在当世说到土地承载能力,就是根治水患、精作细作。

汉川县南部地区长期以来受水患影响较大,粮种也比较差,该地种植水稻亩产量仅有一石略高些。

这还是原粮,倘若脱壳加工为成品粮,一亩地可能仅有六七十斤的样子。

这意味着汉川县南部民众人均需要有五亩地才能勉强糊口,甚至比河淮地区的旱田都还不如。

而在苏湖等江淮最为富裕的州县,近数十年地方上所推广那些不怎么受洪涝影响的圩田、垛田,又选种闽粤等地传播过来的占城良种,亩产则高达三石、四石,甚至还有一些地方实现了稻麦连作,一亩地年产出高达四五石。

这两者的土地承载能力,可以说是天差地别的。

徐怀这些年在桐柏山精心经营,除了坡地梯田面积增加超过一倍外,亩产也提高有五六成旱田亩产量提高程度有限,但也使得桐柏山及周边地区的实际人口承载能力提高了两三倍。

侨县南蔡长期受水患困扰,人口极其稀少,无论之前造南蔡城、小鹤岭大垸,还是接下来要修建的渎津大垸、梅渡大垸以及涢东大垸,以及包括将诸垸大堤衔接起来涢水、荆江、汉水大堤,都是要从根本上冶除水患。

而侨县南蔡境内几乎都没有开发过,水退荒草蔓长,水涨荒草与淤泥一起同腐,土地极其肥沃。

所有的投入与努力,就是在这天地间争出更多的高产粮田出来,以容纳十数二十万饥民在此扎根、在此栖息繁衍。

即便不考虑其他,这也绝对是名垂青史的一桩大功绩。

单单如此,就已经令人心潮澎湃了。

而且这不是幻想、空想。

小鹤岭大垸已经完成五万亩粮田的垦殖,甚至还有田地已经完成第一轮的收成,此时又都种植水稻。

众人站在城墙之上,满眼望去,纵横沟渠间皆是绿色

要知道这在以往,单此一项,就足以令地方官跻身名臣之列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