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3章 第 123 章(2 / 2)

戏明 春溪笛晓 3944 字 3个月前

历朝历代大都讲究“以孝治天下”。

古时举荐人才都叫“举孝廉”。

孝廉也就是“孝子廉吏”的意思,地方长官给朝廷列个名单表示“我治下有个人特别孝顺做事也挺有能力”,这人就有机会成为朝廷命官了。

这就导致“不孝”成为极大的罪名,生前不尽孝、死后不守孝,都有可能让你当不成官。

儿女是没有办法挑选父母的,不管父母是什么样的人都得孝顺侍奉。

遇见讲道理的父母,绝对是上辈子修来的福气

文哥儿开始卖力地吹捧起谢迁来“您是个好爹”他还当场拉踩了一通,说别人的爹都不行,只有谢迁最讲理天底下有几个像您这么好的长辈呢只能当您的学生真是太可惜了,我真想给您当亲儿子啊

反正,高帽先给戴上了,他老师一定不好意思哄骗小孩

谢迁往文哥儿身后看了一眼,意味深长地追问“真的”

文哥儿想说“当然是真的”,又敏锐地察觉有点不对。

怎么感觉背后毛毛的

这不对劲

文哥儿转过脑袋一瞧,赫然看见他爹几人不知啥时候来到了他们背后,他爹的脸色还臭臭的,显见是听见了他刚才那通的无差别拉踩。

当着亲爹面说想要给别人当儿子怎么办

急,在线等

王华瞅见文哥儿那怂巴巴的小模样,把人拎起来说道“和你大先生聊什么了怎么聊得你想给你大先生当儿子了”

文哥儿连连摇头,表示自己什么都没说。他大先生也太坏了,肯定已经看到他爹走过来了的,偏就不给他提个醒

现在可怎么办才好哟

王华见他一脸“我不是我没有”的表情,也没有再深究下去,拎着儿子与谢迁他们一起回直舍编书。

儿子想认别人当爹什么的也不是多大的事。

反正他也时常想把这小子打包送给李东阳,勉强也算扯平了吧。

文哥儿在旁边装乖卖巧好一会儿,见他爹的确没有再兴师问罪的意思,才终于放下心来。他找机会偷偷摸摸从王华他们眼皮底下溜了出去,准备寻钱福聊聊缠足的事。

只有了解清楚了,才能讲得有理有据。

他认得的人里头就数钱福最有“风流才子”的范儿了,他肯定了解最深

钱福听文哥儿跑过来问缠足的事,颇有些稀奇地打量着文哥儿。

虽说吧,文哥儿本就早慧,可才四岁就已经对“金莲”感兴趣了,不免有点早过头了吧

不过文哥儿算是问对人了,他还真了解过这方面的事。

反正闲着也是闲着,钱福便给文哥儿倒了杯清凉饮子,与他讲起了“三寸金莲”的历史来。

秦汉隋唐之时男女皆是天足,那时候女子双足可能天生会比男子纤细些,实际上却并无大脚小脚之分。

元朝文人陶宗仪曾在南村辍耕录里面考证过这事儿,说是“妇人之缠足,起于近世,前世书传,皆无所自”,至少在北宋末年之前都很少有这种记载,直至北宋末年才渐渐有了苗头。

早期能找到类似于缠足的记载,说的是李后主宫嫔窅娘曾有“以帛绕脚,令纤小,屈上作新月状”的做法。

只是李后主那时的“金莲”并非指人足,而是指一个六尺高的金莲台。

窅娘着素袜在金莲上跳舞,便像是舞于云中,回旋起来宛若凌云之态。

世人效仿的也就是这种“新月状”的纤弓细足。

按照陶宗仪记载,到了元末缠足这事儿俨然已是“人人相效,以不为者为耻”。

诸多流传下来的文学作品也印证了这一点,至少许多戏曲唱词里头已经咏起了“三寸金莲”。

比如有名的荆钗记,女主角直接叫“钱玉莲”,唱词里更是屡次强调她的一双小脚。

先是当地巨富对她一见倾心,直夸“两瓣金莲小,赛过西施貌”。

再是姑妈夸自己侄女说“下香阶,显弓鞋,金莲窄窄,这双小脚,刚刚三寸三分”。

那巨富听了“三寸三”,心中暗赞“这金莲就值一千两”,当场欣喜地追问起要多少彩礼。

这样的描写在众多戏曲之中比比皆是,简直可以说是“遍地金莲”,连西游记都要写盘丝洞的妖精“金莲三寸窄”。

由此可见,元明时期缠足之风早已吹遍寻常百姓家,有钱人对小脚的喜好甚至已经开始直追“三寸金莲”而去。

现实里头也不少,至少那些个专为男人而设的秦楼楚馆永远少不了纤细的小脚,甚至还有把少年郎也缠足供贵人们取乐的。

钱福细细地把“缠足史”给文哥儿讲了一遍,可见他于此道颇有研究。

文哥儿听得仔细,不时还掏出小本本把钱福提及的“参考文献”给记下来。

钱福瞅着还是个小豆丁的文哥儿在纸上刷刷刷地写字,后知后觉地生出点带坏小孩的紧张感,不由往左右张望了几眼。

等确定王华和谢迁他们都不在附近,他才松了一口气。

钱福喝了口清凉饮子润了润喉,才追问道“你记这些做什么不会又要写你心向往之吧”

文哥儿前段时间那篇“心向往之”可是引起了好大一阵风波,听说寿宁伯府那两小子现在还不能下床来着

要是文哥儿就着缠足这事儿再写篇“心向往之”的文章,他可是会被几位前辈集体扒皮的

文哥儿啪地合上自己的小本本,很有经验地说道“同一招哪能用两遍”

瞧瞧他那明白写着“你怎么这么笨”的小眼神儿,仿佛三十岁的老江湖是他,四岁的小菜鸟是钱福似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