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城也是越来越不容易了,不光是那些外来的买卖人家有些犯难,就是那些跪求在李敬城门口的官员也是感慨,自己年俸不过百担,还要不断的买官,着实也是有些难啊。倒是不说别的,东兆尹年春生也算是一个大清官了。结果呢,刚准备丁忧,立马就有人上奏将东兆尹这个职位赶紧的换下去,年春生为官数载,一不收礼,二不收情。到了最后只能扛着两箱子书本回家。
虽然自己一点也不在意,读书人已书为本,但是也就是哭了一家老小了。出城门的时候还打着的几把万民伞,路上风一大就给吹到了。这倒是让年春生哭笑不得。东阳城不管是大官还是小官,或多或少的都在为自己年老以后谋求一个出路,毕竟等离开了职位,就是一个普通老百姓。而且现在东阳城每亩的地皮已经超过了六百余两。如果想一辈子安然,那么一定要铤而走险。
工部侍郎孙希就是这么想的,自己掌管着天下的土木工程,自然深知地皮的重要,在这个寸土寸金的东阳城,就算是在最边缘的地方买上小院子,要价也接近了近千两。
不光是进京赶考的士子,就连那些已经在朝为官许多年的官场老油条们都有些难度。好在有那些因时而生势的海天会馆,这才让大多数囊中羞涩的读书人没有走投无路最后饿死街头,再加上许多寺庙对于这种普度众生的事情并不反感也都会读书人们租住,所以大多数的读书人也能支付得起这个租金,所以这才没有怨声载道。
如果要问为什么要给这些穷书生一个落脚之地,如果接待一般的客商赚取的不是多多了吗。这些店家也早就明了,一来这些书生所占之地并不需多,给他们的餐饮住宿也是可以曹之,二来如果真的金榜题名,那么也算是这个小店蓬荜生辉。三来那些只有名声但是没有金银的大
文豪,一辈子没有田产可以在京城之内买下住所,所以经常会在这里聊上一句自嘲一般的写上几首诗文歌赋,用来抒发自己的胸臆,又能和自己同命相连的寒士有了好感。
如果日后可以大鹏展翅,就凭在店里落下的几幅墨宝,就够这些店家吃上几辈子的了。一石三鸟,所以这些风水宝地,也算是人满客满。
京城之内大大小小的会馆也有百十余家,因为每年来此考取功名,博得个头彩的人数也是多不胜数。这些会馆也是毗邻而落,集体的坐落在东阳城的正东方,寓意是紫气东来的意思。虽说有些不可信,但是所有的寒门学子确实特别的在意这些事情。碑林街是东城学子会馆最多的地方,因为街门口有一整座石碑,上面书写碑林二字,碑林街因此而得名。
加上不日以后的朝贡,整个东阳城内着实的是热闹非凡。都说年少轻狂爱美人,人不风流枉少年。寒门书生有,大富大贵的书生也是不老少。他们也会在这里一掷千金,广交好友。这一片区域倒是食色美食因有尽有。
碑林街更是繁荣所在,青楼和酒楼也是多如牛毛,那些刚刚进入东阳城内的赴考士子本来会以为店大欺客,人心地不熟遭到当地人唾弃白眼。但是真正的进入到碑林街后却发现,自己身边的都是外来人,没有永远的朋友只有永远的利益。这些读书人也算是抱团取暖,稍微身世家境比较好的,兜里钱也是比较多,也算是慷慨解囊。不过这些子弟可不是钱多人傻,他们可是另类聪明的一绝,有资格进京赶考的同乡读书人,大多数十寒窗苦读,只差最后的一步了,一旦跳过了最后的这一道龙门。但凡只要是装有感恩之心的人最后记得起在自己最寒酸的时候别人给自己花了二三十文铜板的一餐饱饭,花了半两银子置办上的一身锦衣。
如果日后可以飞黄腾达,随便的举手之劳,又岂能不乐于扶衬一把当年有恩惠于己的同乡。所以这片碑林每逢这个时候,相比于其他店面的生意,那是显得格外的出彩。而且还有不少已经在外为官的外地人也喜欢隔三差五的来这边呼朋唤友的小聚一番,给同乡后生们大气鼓气或者面授机宜。伴君如伴虎这些官员谁也不知道,谁家的水涨谁家的水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