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老僧(1 / 2)

对于尘世俗人来说,这个世界无非就是酒肉财色,但是总有那么一种人励志要拯救苍生。

天台山已天台宗为名,而名扬天下,虽然天下正统出东阳,但是随着连年征战,乱世老君背剑下天山,盛世佛陀香火不渡人。也算是佛陀的不争气,使得佛宗总是被道宗在东阳王朝压一头。但是一直被东阳王朝的所藐视的北离,却对着佛宗情有独钟,可能是北离是已游牧民族为主组成的国家,需要一种信仰来稳固民心,恰到此时,那时候的佛宗支流天台宗以佛宗为主,丹药为辅得到了北离大汗的赏识,一跃成为了北离境内最大的宗门。

天台山作为天台宗的祖产,附近的村镇集市自然也都是归功于天台宗,每日上香朝圣的香客众多,小商小贩依次养家糊口,但是对于云游的僧人小商小贩却是宽容理解,每逢外面客僧云游化斋到此,路途中都会有人给予帮助。原来还经常有外面的江湖术士化妆成头陀来此处化缘,在这里看到了未来的生活无忧,便改行当起了和尚。毕竟填饱肚子才是正道。

榆钱镇,是天台山下一个较大的村镇,本镇依靠着众多榆树而命名。榆树也是当地的招财宝,居民用榆树制作成香,供给香客们所用。

榆钱镇的小路上,一身僧袍的老年和尚,手持着紫钵,老态龙钟的脸上刻满了沧桑。只看一眼好像就能看到他的一生的悲凉。手中的紫钵中还零零散散的有几枚铜钱。

老僧在街口用紫钵的几枚铜钱换得了一笼冒着热气的素包子,小店老板向他鞠了一躬,好心的又多放了几个。

老僧穿过乡村中还算繁华的街道,走到了一处破损的土地庙前,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这个道理倒是千百年不曾变过,

因本地重视佛宗,又为了彰显佛宗海纳百川,所以对当地别的庙宇不曾有过阻挠,但是大家心知肚明,也没有人去给别的庙宇上过一炷香,任凭它倒塌破落。天台宗也是偶尔派人前来收拾一下,仅此而已。久而久之,这里成为了乞丐和流民所住,破落的寺庙到成为了他们赖以栖息的家园。

老僧走到了寺庙门口,将手中的包子送给了一个行将饿死的老乞丐,他可能太老了,已经和年轻的乞丐抢不动了,天台山每月都会有救济粥,可能是为了留下好的名声,也可能是为了给自己积攒一点福气。而乞丐们也能有一口饭吃,一举双得,双方都守住这份秘密。但是就像老的淘汰旧的一样,总有会抢不到粮食的那一天。

老乞丐颤颤巍巍的拿起了老僧递过去的包子,还未曾张嘴,却脑袋一歪,离开了人世。

老僧并未说话,只是将他扶正,替老者诵经。

我愿受到世间所有之苦,只为了众人成佛

突然个年轻的乞丐闻到了包子的香味,站在了老人的后面,大声道“老和尚,他已经死了,死人也是不需要吃东西的,佛祖会理解我的,不如给我们吃”

见老人未曾阻拦,几人把包子抢过去,瓜分干净后,狼吞虎咽起来,并对着老人的紫钵目不转睛。

“老和尚,你是成佛的人,不如度化一下我们哥几个,把你身上值钱的东西叫出来,换些银子也叫哥几个好生活一段时间”为首的乞丐,贪从心中起,恶向两边生。不知道是干惯了这财迷心窍的买卖,还是最近食不果腹的次数越来越多,几个乞丐已经开始对那老僧有所想法。

“施主,所贪图无非是老衲的紫钵,如果老衲将紫钵拿出

,可以换的几位施主的浪子回头,老衲自当拱手奉上”老僧双手合十,低头说道。

突然一个闷棍袭来,狠狠的敲击到了老僧的头上,已经穷途末路的人,还有什么道义。

老僧的头破了,血液流了出来,竟是金色,相传只有僧侣修炼到一定的程度才会出现金色的血液,佛法无边,罗汉金身。

几人已经傻眼,他们也在这里呆了很久,关于佛陀的传说,也听闻了许多,只是一直不相信。几人慌忙的跪拜于次,小鸡啄米的似的在地上磕头认错。

“希望这一棒,可以带去施主的无尽罪恶。”老僧起身离去,头上的伤痕竟然完好如初。

天台宗山下

“老僧,来自东阳静水寺,法号六净”老僧言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