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2章 一更(1 / 2)

“都起来吧,关于诚亲王在山西肃清吏治一事,朕以为应该没有人比山西的百姓更有发言权。”

康熙对小九、老大和太子的话强势装聋,就当是没听见。

太子党动作频频,他又怎么可能什么准备都没有。

梁九功领头,端着托盘从一旁走进来,后面跟着三十人,个个都端着托盘,托盘之上放着一把大伞万民伞。

三十一把万民伞,要知道山西的总人口数还不到六十万。

这些万民伞虽是由他授意,让倭伦代为组织的,可并非强制,他不过是让倭伦备足两三把万民伞即可,可山西百姓在几乎没有乡绅组织的情况下,三天之内送了二十多把万民伞到巡抚衙门,这三十一把万民伞,只有四把是倭伦带头组织的。

每一把万民伞上,都缀有很多小布条,小布条上写着赠送之人的名字,认字之人会亲自写下,不认字的则由旁人代写,但会在上面按上手印。

万民伞是很难做假的,更不要说此事老三并不知情。

短短三天之内,三十一把万民伞,只要将这些伞拿出来,民间那些有关于老三的流言便可不攻而破,也能堵住这些官员们的嘴。

这大殿上的人有几个收过万民伞,收过的人又只收了几把。

托盘上放着的可是山西一大半百姓对老三的支持,三十一万人的支持。

三十一把万民伞被撑开的时候,整个太和殿都显得拥挤了,群臣站在高大的万民伞下,被一层层布条遮住眼帘。

全都撑开的万民伞,比合着被放起来的时候更让人震撼。

康熙头一次怀疑自己的为政举措,自清军入关起,满汉之间便冲突不断,直至今日,民间的反清复明之声仍旧未绝。

他虽为帝王,可自登基起便如履薄冰,汉人太多,满人太少。汉族有句话,非我族类,其心必异,他一方面向百姓施恩,希望这些人能安分,另一方面也在防备汉人。

但老三在山西待了不过九个月,但却使得百姓归心,虽然得罪了当地的大族和乡绅们,可是跟三十一万人的民心比起来,那又算得了什么呢。

连早就见过万民伞的康熙坐在上首都觉得震撼,更何况是其他人。

太子遥望皇阿玛,他得臣心,老三得民心,皇阿玛是又在他和老三之间找到平衡了吗。

三十一把万民伞,若老三在山西振臂一呼,立刻就能占省为王,不,也不一定,百姓赤手空拳,如何能跟朝廷的军队相比呢。

而且庶民愚昧,小恩小惠即可收买,三十一万民心,又能有多难得呢。

不过这万民伞一出,他和索额图准备了半年的攻势便被破解了,难怪老三能安心在府里头养伤,连大朝会都不来,原来是早有准备。

太子满心疲惫,失去了这次机会,老三有皇阿玛护着,日后想要再收拾可就不容易了,他实在是厌倦了被皇阿玛平衡来平衡去的日子。

直郡王满心骄傲,瞧瞧,这便是民心所向,任由其他人再怎么泼污水,都比不上山西百姓的民心。

这些个官员,要么是包含私心,要么就是眼拙,就没几个人瞧得出老三才是那个有大格局之人。

不像他,早两年就看好了老三。

纳兰明珠仔细瞧过他面前的这把万民伞之后,又不着痕迹的打量了一番万岁爷的表情,还好这上面皆是寻常百姓的名字,连举人都不见几个。

太子和索额图还真是帮了他们大忙,居然搞出一份山西数百乡绅联名的告状书,一百个百姓也比不上一个乡绅说话管用,而且乡绅遍布,是能直接管到寻常百姓的人,乡绅不服诚亲王,单是寻常百姓信服。

啧啧啧,既挽救了诚亲王的名声,为诚亲王挡了这次的灾祸,同时向所有人展示了诚亲王在山西这九个月内的成果,还不被万岁爷猜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