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4章 第九十四章(1 / 2)

虽说瑾玉觉着儿子不能像废太子那样养在跟前不撒手,但那天晚上的事对于她来说,也只不过是夫妻睡前的一个闲聊,等到一觉醒来这事她就压根不记得了。

等到又过了好些天,四爷在前朝说他跟自己商量好了,觉着皇阿哥们大了不能老住在宫里不自立,所以要封爵位建府扔出宫去的时候瑾玉都愣住了。

得着消息的时候她正好在宁寿宫里,跟太后太后、太后和几个太妃商量千秋宴的事,如今先帝走了紫禁城里寡妇比后妃多,四爷这一个手就能数完的后宫妃嫔还不够这些太妃们分的。

平时有事没事的就叫过去陪着她们打牌听戏听书,一天天过得比瑾玉滋润多了。连太后都忍不住跟瑾玉说,以前还有个先帝在头上压着儿子在宫外吊着,做什么说什么都担着小心。

现在好了,先帝撒手走得干脆皇上也登基继位都稳当了,这些太妃们再没了互相勾心斗角的理由,孝期没过有孩子的不能出宫荣养,没孩子的也要老实规矩守孝,可不就只剩下吃吃喝喝打发时间了。

所以太皇太后的千秋宴对于外边的人来说也许各有各的想法,有人觉着好有人觉着不好,但是对于宫里的女人来说那就是天大的好事,就算不管事那也能时不时的凑个热闹。

就好比今儿个得着瑾玉来宁寿宫的信,宜太妃荣太妃和成太妃就结着伴的找过来了,说是来给太后太后请安,其实都知道就是奔着瑾玉来的。

来就来吧,反正人多了热闹,你一句我一句的还真给瑾玉提了不少醒,原本有些犹豫不知道该怎么办的事也有了主意。

要不说这些妃嫔们在紫禁城里过了一辈子,大场面见得多了也就什么都知道了呢,反正瑾玉是被她们说得笑到合不拢嘴,就差没让槐花拿个小本本来记上。

高兴还没多会儿呢,前头四爷下旨要弘晖给先帝守孝完就搬出宫的消息传过来,哪怕是一向心大信得过四爷的瑾玉,都绷不住把脸给耷拉下来。太后更是气得手直哆嗦,一个劲的问来传话的小太监这是怎么了,几个太妃坐在一旁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都有点后悔今儿不该过来掺和,这会儿可尴尬了。

只有太后照旧安安稳稳,听完小太监说的还给赏了个荷包,“好了不是什么大事,弘晖年纪不小了再过两年搬出去也好,老养在宫里不让出去不成笑话了。”

要不说老太太到底是从孝庄皇太后手里讨过生活的人呢,先帝的死老人家虽难过,但恢复得也快。也许是这辈子经历得太多,这世上已经不会有任何事情让她觉得有什么大不了的。

“当初先帝废太子之后,也犹豫要不要再立一个太子。连哀家这里都来了好几趟,最后也没再立。皇帝把弘晖分出宫去是好事,省得下头那些奴才秧子整天想着怎么挑拨咱家爷们的关系。”

太皇太后这话说出来没一个人敢接话,前几年那些皇子们闹得有多凶谁都知道,先帝爷因为这些事费了多少心力怕是数也数不清。现在说什么都好像不合适,就只能都眼巴巴的看着太皇太后。

“行了,都是过去的事了,皇帝登基以来做得很好,哀家这老太太也不是什么都不知道,这事太后和皇后不许找皇帝多说,咱们娘们安心过咱们的日子,刚刚说到哪儿了,千秋宴哀家的常服做个什么式样的,对吧。”

对对对,太皇太后要把这事抹过去不提,宁寿宫里其他人自然得附和。就连出了宁寿宫之后,太后和几个太妃也都绝口不提这件事,只有太后嘱咐了瑾玉几句,说是给弘晖建府的人要好好挑,不能委屈了孩子就走了。

但她们不提有人提,尤其当天下午四爷又下了口谕,说是弘昀也得出宫,这下可把李氏给急毁了,“齐妃,你不该到本宫这里来哭,弘晖不也要出宫建府吗,怎么,大阿哥能出去,弘昀就不能出去”

第二天齐妃就一大早的去了储秀宫。眼下瑾玉忙着千秋宴的事白天有大半的时间都在储秀宫,方便各宫宫人和外边内务府的来回话,齐妃过来堵人还真是一堵一个准。

“皇后娘娘误会了,臣妾不是这个意思。臣妾知道皇上和您的苦心,只是弘昀那孩子从小身子骨就弱,臣妾真是捧在手里怕摔了含在嘴里怕化了才养到如今,这冷不丁的说要出宫建府,臣妾舍不得啊。”

昨天圣旨里只说了让大阿哥出宫建府,刚传到李氏那边的时候李氏还连道了几声阿弥陀佛,庆幸好在没牵连到弘昀身上。没想到阿弥陀佛还没念完口谕就跟着来了,李氏才明白过来只有大阿哥出宫用得上圣旨,弘昀顶多一道口谕也就打发了。

“怎么就冷不丁了,皇上不是说了等到给先帝守孝完了,府邸也建好了再出宫,这差不多还有两年呢。

我看你与其在本宫这里哭哭啼啼为了这事难过,不如打起精神来好好管一管弘昀,现在在宫里有上书房的师傅和皇上看着他,等出宫就没人一眼不错的盯着孩子了,到时候别再闹出什么流言传到皇上耳朵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