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章 贾赦的双胞胎哥哥(18)(2 / 2)

说实在的,张子安并不看好贾泽的这次乡试,原因有二一是贾家没有名师,贾泽虽然入学国子监,但满打满算还不到一年呢,二是贾泽正经读书的时间太短,据他所知,除了幼时开蒙的那两年之外,贾泽一直到十四岁才开始正式读书,起步太晚,就算是天赋好,能把之前那几次考试混过去,也未必能过的去乡试。

总之,张子安不觉得只读了几年书的人,就能顺顺利利的通过乡试。

哪怕天纵奇才,没下苦功夫,终究是不成的。

贾泽只当是未来岳父关心自己,并没有多想,“准备的差不多了,应该有成的把握。”

高居在太阳星上的三足金乌,从来就没有不自信的时候,怕吓着未来岳父,贾泽才没有说自己有十足的把握能够通过乡试。

张子安没被吓到,只是觉得有些好笑,年少轻狂,年少太轻狂,他自幼读书,三岁的时候正式开蒙,此后便从来都没有间断过,十五岁那年去参加乡试,也没觉得自己能有成的把握能通过。

“既然你有这个信心,那我就考考你。”

年轻人没有自信心不行,但是自信心太过了也不行,既然早晚都要是一家人,那他这个当岳父的就给女婿泼泼冷水,好清醒一点。

贾泽毫无压力,神态自若的应了下来。

不管水平如何,这姿态张子安还是很满意的,颇有祖上遗风,贾家以军功起家,先荣国公追随打天下的英雄事迹,他小时候也是听过的。

张子安把人领到书房,亲自出了一份考卷,不光让贾泽做,自家长子也要跟着做一份,两个人都要参加八月份的乡试,虽说不在同一个省份,但两省考生的水平也应该差不了多少。

后院之中,张母和张妍都已经等得不太耐烦了,贾泽进府都快两个时辰了,她们到现在还没见着人影呢,就算是要考校学问,这么长时间也该结束了吧。

“去前院瞧瞧,怎么人还没过来。”张母皱着眉头,这是在自己家,必然不是未来女婿拖沓,肯定是自家老爷,大半辈子就知道做学问,一点人情世故都不懂,未来女婿马上就要出发赶考了,不赶紧过来跟女儿说说话,在前院跟他一个老丈人呆着有什么用。

张妍托腮坐在一旁,爹这次肯定是要大吃一惊,贾公子远比想象的要优秀得多,四书五经她虽然涉猎不多,但是管中窥豹,那么多偏门的知识都知道,正儿八经的四书五经,必然不会差的。

就是不知道爹爹会不会想要收贾公子为徒,他爹虽说是在翰林院呆了半辈子,但是一个徒弟都没有收过,不光是因为眼光高,更是因为为人谨慎,夺嫡之争愈发激烈,这些年卷进去的家族,有因此被迫蛰伏的,有被免官了,甚至还有被抄家、流放甚至砍头的。

师徒关系可以说是相当亲密,有时候甚至超过了父子关系,收一个徒弟,有时候也意味着多了一份危险的可能性。

所以多年来,他爹不是没有碰到过心动的好苗子,只是不敢收罢了。

但贾公子就不一样了,不管他爹收不收徒,未来基本上都是绑在一条船上的人,若爹看中了贾公子的资质,未必不会动了收徒的心思。

再说前院,张子安还真没有丧心病狂到把所有类型的试题都出一遍,只出了一道八股文的题目而已,从出试卷到两个人把试卷做完交上来,也不过一个时辰。

不过这批改和问答的时间,着实是长了些。

怎么说呢,长子的水平他是知道的,这次发挥的也是中规中距,不说有多出彩,但绝对够水平。

至于贾泽这个未来女婿,他终于知道对方为什么有成的把握能过乡试了,确实不是夸大其词,也不是自信过头,是真有这个本事。

不管是文章结构,还是遣词造句,还是对题目的理解,还是文章的中心思想,都足够优秀,而且内容并不浮华,言之有物,见解独特,很难想象这篇文章居然出自少年人之手。

他也是从年少的时候过来的,那时候写文章跟现在写文章差别最大的其实不是技巧,而是内容,有很多事情和东西,没有经历过,没有到一定的年纪,是没法理解的。

长子的文章跟贾泽的文章比起来,只能说幼稚。

所以张子安不光跟女婿探讨了这篇文章,还探讨了不少文章之外的内容,不知不觉这时间就久了些,若不是夫人遣人过来找他们,怕是还会接着聊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