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4章 展会(1 / 2)

五月的桂林山水还是很值得一看的, 空气湿润,重峦叠翠,江流青碧, 要是一路上人流少一些,江面上船只稀疏一些,就完美了。

两人在摩肩接踵的人群缝隙中看了几眼甲天下的山水, 然后听从远夏的建议,在当地农村找了一户民宿, 体验了一把农家乐,钓钓鱼、摘摘菜, 看看猫狗打架, 享受一下返璞归真的田园慢生活。

郁行一显然很喜欢这样的生活:“等将来咱们老了, 也找个农村住下, 种点菜, 养点花,养点鸡鸭,再养只猫和狗,过一过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的归隐生活。”

“好”远夏含笑看着他, 郁行一也是典型的中国人,骨子里深刻着文人归园田居的浪漫与理想, “我老家还有地,等咱们老的时候,就回去种地。”

“对啊,我怎么就忘了这个你老家的环境真不错, 水少了点, 但山绝对漂亮, 还有个好大的院子吧, 以后咱们回去翻修一下,可以在那儿养老。”郁行一家里已经离开土地好几代,他说去农村种地也就是随口那么一说,都没想到自己这个愿望真的能够实现,顿时兴致勃勃,脑海中开始规划起将来怎么改造那个小院了。

所以出去这三四天,除了第一天体验有点糟糕,总体来说还是收获颇丰,不仅约了会,还放松充了电,还找到了未来的目标。

从桂林回来之后,远夏笑问他:“以后还想黄金周出去旅游吗”

郁行一猛摇头:“不了,不了,以后要不就在家窝着看看书、看看碟片,要么就找个农村去过几天悠闲日子,再也不往旅游景点去了。”

远夏莞尔:“这就对了。”

偷闲的日子毕竟还是短暂,他们还有更多的事情要忙。

新机器已经出了样品,要忙着送检,才能赶得及六月份的展会。

从国外采购的设备也陆续到了,要装配到新车间进行调试,新的生产线马上要建起来。

还要招大量的工人,尽管已经在提前招工培训工人了,但还是不够。

重工业说起来是机械操作,事实上主要还是靠人工,而且对工人的技术要求也很高。所以远夏打算跟一些中专和职业技校签订用工合同,虽然中专生和技校生未必能专业对口,但肯定要比从未接受过技术培训的工人上手快。

工厂这次扩建,将剩下的空地全都修建起来了,整个厂区计划可以容纳上万人,新建了大量员工宿舍,招多少人都不怕住不下。

建厂房、买设备、搭建生产线、招工,都意味着需要大量的资金,尽管行远这两年盈利还算可以,但面对扩大生产规模,资金依旧远远不够用,银行能贷到的款项毕竟还是有限的。

远夏开始考虑让行远上市,上市是最好的融资办法,这样就不用受限于银行贷款,公司可以轻易融到大量资金,想扩大生产规模也不在话下。

当然,上市也有风险,公司创办人的股权会被稀释,还要提防有人恶意收购股份,甚至还要面对竞争对手散播假消息与谣言等造成股价动荡等。

而避免这一切的根本还是自身要有足够的实力,作为公司的掌舵人,头脑要清晰,眼光要独到。

行远的创办人只有远夏和郁行一,没有更多的股东,这是完全属于他们自己的公司,郁行一不插手公司经营,都是远夏说了算,他拥有最大的话语权。

上市后,保留的股份不管是远夏更多,还是郁行一更多,都不会影响远夏的话语权。

远夏也考虑过不上市,像华为那样将公司股份分给员工,激励所有人都为公司奉献付出。

但行远最大的问题是缺资金,他们不能像华为那样直接跟电信部门合作,华为不缺钱,也就没有上市的必要,不上市,也就完全不必担心同行的恶意竞争。

远夏将自己准备上市的打算跟郁行一说了,郁行一说:“我对公司经营并不懂,你觉得怎么对公司好,你就去做,我无条件支持你。”

远夏说:“我打算咱俩保留足够的股份后,还拿出一部分股份分发给为公司做出突出贡献的人,比如郑工、梁总他们。”

郁行一点头表示同意:“应该的,没有他们,公司也发展不到今天的规模。”

远夏说:“那我就放手去干了啊。”

郁行一笑着说:“去吧,我帮不上忙,只能做你坚强的后盾。”

虽然得到了郁行一的全力支持,远夏也并不能自己说了算,还要征询公司其他管理层的意见,还得去找一个精通上市流程的财务官来,这得花重金挖人。

不过这一切,都要安排在6月16号开始的北京机械展之后。

远夏出发之前,郁行一说:“展会时间是16号到19号,你会在展会结束后就回来吧”

远夏说:“应该是,没有特别的事,我不会留在北京,公司还有一大堆事要做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