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 晋江独发(1 / 2)

“左兄请。”

姜鸿脸上带着笑容将左然迎进了一间待客用的静室里,说来入住的这些天里,这间静室还是第一次迎来客人。

之前知府万林明都没有这个待遇,只是在随厅和姜鸿见面。

因为提前知道主家要招待客人,姜府的下人们早就打扫好这处静室,鲜花香盒,热水茶团也都准备齐全了。

左然欣然一笑,扶着王静的手臂跨过门槛,他苍老的眼眸微微眯起扫过这静室的布置,不免点点头夸赞道“姜贤弟你这里布置的实在是颇有意趣啊”

等左然颤巍巍地坐下之后,他花白的眉毛一动,又仔仔细细地打量着跟在姜鸿身后的谢舒,目露赞赏道“我前几日听我这徒弟说你新收了一位高徒,今日一见,果然与众不同。”

姜鸿眼中含笑,只是谦虚了几句,便再也没有说别的了。

既然主人客人已经落座,接下来的谈话势必少不了茶水。

时下之人本就以烹茶为风尚,因此静室里备着的不只是普通的“散茶”,还有“团茶”“末茶”,无论是团茶还是末茶,都需要经过洗涤、蒸芽、压片等等工艺才能完成,也只有团茶和末茶才能做点茶之用,又因保存制作不易,家中很少常备。

但这静室不仅一应俱全,旁边还有一方小炉煨着热水,方便点茶的时候随时取用。

这也是为什么左然刚才一看便觉得风雅,像这样的静室,实在难得。

因此左然提议道“如此静室丽景,清雅之地,正好可以欣赏烹茶之道,想必姜贤弟的高徒在此道十分精通。我这弟子平日也对烹茶有些兴趣,只是他向来愚钝,到现在只是粗通尔尔,不过茗茶占一个雅字便好了,不如今日就让他们二人随意一番,全此雅兴罢了。”

左然话音一落,王静也慢慢抬起眼睛,静静地打量着和他面对面坐着的谢舒,在得知谢舒成为姜鸿的弟子之前,王静从来没有料想过,对方有一天会和自己这般平起平坐。

而到现在,王静都不明白。

谢舒这几年来并未扬名,相反还可以说是名声不堪,因此王静对谢舒的印象也极淡。

但就在几个月前,谢舒忽然在诗会上做出了那首一鸣惊人的桃花诗,王静才对谢舒投来一丝注目,可那个时候,谢舒和他的差距还是如鸿沟般遥远。

之后谢舒又和之前一样沉寂下去,王静便不再注意这如同昙花一现的“才子”,只是偶尔听人说起过关于谢舒和虞家的八卦,王静一笑而过。

直到两天前,王静才惊觉,此人竟然不声不响地抢在所有人的前面,拜了刚回到金陵的姜鸿为师

这其中,王静不信没有什么缘由,到底是谢舒真的这般出众,能让前一个徒弟是当朝紫薇令的姜鸿一眼看中,还是有其他的不知道的原因呢

王静十分好奇,同时也不知为何,他看着面前一脸沉静的谢舒,心中忽然升起一种从未有过的复杂心绪,说不清是战意还是别的

总之,王静很想与此人一较高下。

听到左然的话语,姜鸿倒无不可,不过姜鸿并未出言为谢舒先应承下来,而是看谢舒是否有此意。

谢舒的脸上不由得露出了几分为难之色,这点茶之道,到现代根本就早已失传。

这些天,谢舒几乎没有出去聚众访友过,自然无从习得。

而家中和郎君倒是时常喝茶,可郎君平日事务繁忙,哪里会亲自动手做这样的繁琐小事,因此都是别人动手,谢舒更没办法通晓了。

可这种时候,直言不会,自己倒还好,可谢舒担心,会不会丢了老师的面子

就在谢舒思考着该怎么回答的时候,姜鸿已经看出了几分端倪。

虽然姜鸿有些奇怪谢舒竟然不会文人雅士中最流行的风尚烹茶,但他转念想到,之前听说虞家乃是巨富,因此谢舒也许很难自己动手吧

只是姜鸿向来不介意这种小事,他收下这个弟子,又不是让他为自己烹茶的。况且谢舒的长处已经足够优秀,有些短处也是应该的。

因此姜鸿便直言道“我这弟子出身膏粱纨绔,半点雅字也沾不上边,实在让左兄见笑了,就让左兄的高徒一展身手罢了。”

左然闻言眼中闪过一丝惋惜,他刚才见谢舒姿仪翩翩,气度潇洒,虽然之前便知道他是商户赘婿,但却以为他有些不同,没想到

即便这谢舒才学再出众又如何,若是连文人风雅骨气都没有,又怎么能行,怎么姜鸿会看中这样的一个弟子

因此左然神色淡了几分,只是略一颔首。

而王静的目光一顿这才收了回去,接着,他脸上又露出恭谨的微笑来“那晚辈不才,献丑了。”

之后,姜鸿便和左然一言一语闲聊,两人多时未见,这些年来,只通过几封书信,便是彼此的近况也是不清楚的,因此自然有许多话要说。

其中左然也不免问起姜鸿辞官一事,姜鸿的说辞和当日在玄真面前的一样,只是道自己年纪已大,力不从心。

虽然这话,听的人信的又有几分不过左然也没有继续问下去,转而说起国子监一事。

原来这次左然来,也是有事相询。

这国子监乃是天下最高学府,招收的学子一共有两类,第一类是监生,也是最多的一类,监生指的就是皇帝恩赐出身,多是世家子弟,受到父母庇荫才能去。